瑞金象湖里的乡愁
瑞金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钟剑灵 象湖里是年轻的,又是古老的。每一位瑞金的游子走进这片古老街区,过往的一切仿佛瞬间涌现,又仿佛被岁月所湮灭和掩藏。象湖里,是古代瑞金浮乡一里和浮乡三里(即县城内外)交汇融合的核心区域,是千年古邑之芯、之魂、之根。这里人文荟萃、店铺林立、街区交错、商贸繁荣,既浓缩了瑞金千年人文积淀,又承载了一代代瑞金人的乡愁记忆。
廖屋坪:最是人间烟火气
瑞金人的印象中,最接地气的日用品,应该在廖屋坪。买个香炉,找把梯子,挑张凉席,选个桌子,哪里有?如果问老瑞金人,就会说,去廖屋坪看看。
廖屋坪巷因清初廖氏在此坪上建居而得名,由于靠近绵江,又有桥梁与对岸相连,水路陆路交通可通江达海,商贸日渐繁荣,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商业街区。
古代道路交通远远不如现代,水路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临江筑城无疑是古代许多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惯用的办法,瑞金也不例外,绵江两岸自然成了瑞金先民开基立业的首选地。
廖屋坪巷是瑞金廖氏的祖居地,人才辈出,清朝乾隆年间,出过武进士廖辉,为从二品官员。清乾隆到嘉庆年间,共获得皇帝各种圣旨十三道,其中乾隆五十年,就获得六道圣旨,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廖辉,加封廖辉的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各种封号,可见廖辉在朝廷获得的荣誉之高。
据相关记载和许多老人回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廖屋坪都是瑞金城区人气旺盛的地方,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瑞金的商业中心。甚至到了八九十年代,商业气氛还较浓厚。
今年76岁的胡金水,1988年起租住在廖屋坪巷旁边的通荡巷,1990年起租住在廖屋坪巷。他说,80年代末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廖屋坪巷周边卖菜,巷道上卖鱼、肉、蔬菜等的商贩随处可见。直到90年代,城市加速往周边扩张,设立了赣东南市场和绵塘市场,廖屋坪才开始冷清。
如果你是老瑞金人,同属廖屋坪区域的解放路,你一定走过,因为林立的店铺里,摆满小城风土的底色。那些冥纸香烛,那些木质器具,是绕不过去的寻访。或因为刚刚进城,或因为怀念老城,或因为替长辈打听一段远去的岁月。
云龙桥:隔岸酒家料可寻
如果你还没有在云龙桥吟诗,那就一定曾在云龙桥头听曲。古桥不但通往绵江南岸的粜米街,也通向众多瑞金人的青春记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多少人见过的情景。当然,还有月色下的小吃。桥头打捶丸的福建师傅,仿佛永远不会老,他守着他的旧摊子,那首瑞金话歌曲《仙米冻》,凉凉地飘进了朋友圈。
古桥浓缩着一座小城的全部,包括经济、文化、政治……从1984年冬发起倡议,到1991年冬修复庆典,云龙桥重修曾经历时七年,牵动四海,上至国家副主席,下至平民百姓。为了古桥重修,老将军上书,老红军奔走,老居民庆贺,一时成为佳话。
在《重修云龙桥资料辑》中,有一封瑞金上呈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的修桥报告。王震给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批示是这样写的:云龙桥是县城人民来往的石拱桥,是当年红军指战员来往必经之地,是我中央苏维埃政府第一个首都所在地的历史见证。也是县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当时中央许多负责同志经常来往此桥,有的领导对此桥建筑结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据说陈毅同志还站在桥头朗诵过诗词,至今仍被家乡父老传为佳话……
瑞金在唐末为荒山一小镇,唐宋之际县城初具规模。这座南方小城,被绵江河隔成南北两半,云龙桥横跨江上,成为文人吟咏最密集的地方。北宋苏东坡曾经从这里走过,从县城到对岸的东明观缅怀古贤,挥笔赋诗;清代散文大家恽敬曾在此盘桓,欣赏当地文人提炼命名的“绵江八景”。196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重登云龙桥,欣然挥毫赋诗:绕郭绵江自在流,云龙桥上好凝眸……
1984年冬,时任瑞金县县长的刘辉山领头,发动离退休职工,收集有关资料,起草申请修桥的报告和倡议书。1986年,一些老同志在老红军刘家祁家集会,审定第三次上呈的修桥报告。当时县里有其他重大建设项目,这次他们开始对经费筹集有更清醒的认识,采用了“三点法”的建议:上级资助一点、政府拨一点、人民捐一点。成立筹委会,借用办公室,宣传、发动、串联……这些老同志开始为修桥大事奔走起来,就像为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年代,充满激情。
云龙桥修复,千年文物重现辉煌,小城的现代化身姿,便不只有漂亮外衣,还有温暖的“心跳”。行旅络绎,商贩云集,小城冷落一时的桥下巷、烟叶巷、通荡巷等重新热闹起来。
革命家李一氓曾在《瑞金桥上》勾勒诗境:红石桥跨沙浅清,绵江水味亦情亲。山城无奈多回忆,隔岸酒家料可寻。如今走进象湖里,走到云龙桥头,酒家渐兴,新景怡人。
上阳祠:青砖黛瓦留古风
如果还没有去过上阳祠堂,就算不得瑞金的文人。不知何时起,这里云集着书画的高人和学徒,也成为文人雅集之地。上阳书院、上阳画室、上阳书画院,是无数艺考生的青春梦想开始之地,和众多墨客骚人的偏安之地。
青枝绿叶、红花素手、高低错落、左右点缀,经过一番摆弄穿插,就构成一幅漂亮的花艺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在上阳古旧的祠堂内,在花艺师刘佩群的工作室,平凡的事物经过妙手摆布,居然生出新鲜而陌生的美感。刘佩群将这个交流花艺的工作室命名为“花间问道”茶室。
茶室择地择人,风雅为邻,同样令人赞叹。居于向阳古祠偏厦上厅的天井边,一张茶桌,几盆花草,一方木栅,隔出一处艺术的空间。它与画家、书法家的书院同在一片屋檐下,而书院的室内装饰,自然也是花艺的展示。曾有诗人为此赋诗一首:花在山野,也在心中/一枝独开,是孤寂/一丛怒放,是热闹/花间有道,容颜易老/唯美值得裁剪,值得你/一爱再爱。由此可见茶室的魅力和花艺的影响。
一枝独开,是孤寂,一丛怒放,是热闹。象湖里,如今把这一切风雅敞开了。喜欢安静的文人,尝试着把艺术推向热闹的尘世,打通雅俗之间的界限。
上阳巷,历史上主要为杨姓聚集地,杨氏家族在瑞金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九百年。瑞金历史文化名人杨以任、杨枝远和瑞金籍开国将军杨力、大校杨家华也曾在此居住。一代代杨氏在流传已久的杨氏家风的熏陶下,谨记坚守清白,换得一方清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的“四知却金”是杨氏一族的家训,也是千古流芳的佳话。
苏区时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迁驻上阳杨氏祠堂,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刘伯承、叶剑英先后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内设教育处、训练部、政治部、校务处等机构。至1933年10月学校改编共开办六期,为红军、地方武装和各级党政组织培养了大量干部。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瑞金中央工农红军学校旧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与古色,在上阳祠中互为表里。古风与新潮,在上阳祠互相激荡,酝酿着瑞金新时代的风雅。
酱油厂:调和美味生活
▲改造前的廖屋坪
上阳祠的边上,有一条上湖洞巷,上湖洞巷5号坐落着一家香飘万家的酱油厂,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据酱油厂负责人宋方棋介绍,该厂于1943年创办,原先为私营企业。1950年政府将它收转为国营,从此开始了它的辉煌历程。那时候整个酱油厂共有工人40多人,在当时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大单位了。
作为瑞金人,如果你知道历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知道党史上“私营转公”的大道之行,是否觉得这个老牌的酱油厂更有了一股历史的味道?在新的文化创意街区,“酱”字高悬,像是标明一块历史的化石。
20世纪80年代以前,瑞金境内所有酱油都由这个酱油厂供应。酱油是炒菜常用的调味品,全县几十万人口食用的酱油都来自这个酱油厂,可见当时之兴盛。“打酱油”的地方,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食品类产品来说,更是如此。在酱油厂的墙上,还有着从业人员“六病”调离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等内容。芳香四溢,源自古道颜色。
宋方棋还介绍,酱油厂采用的是传统制作方法进行生产,甘草、八角、桂皮等是必备材料,从不使用添加剂,定期还会送到赣州市相关机构检验,由专业检测人士去鉴定酱油品质,确保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酱油。除了物美之外,价廉也是这里酱油的一大特点。目前生产有五种不同等级的酱油,就拿最贵的来说,也要比超市里的酱油便宜不少,更不用说其他几种酱油。
20世纪90年代,超市走进人们生活。但仍有不少忠实顾客坚持到酱油厂打酱油。常年在上湖洞巷酱油厂打酱油的杨先生说:“我们打小都吃这个厂的酱油,认准了它的品质,也认可它的价格,更是喜欢传统酱油特有的味道。”小小酱油厂,带给了人们儿时的回味,更增添了人们生活的滋味。
(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