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根丨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创建时间:2022-06-18 11:02
网站首页    追根溯源    红色寻根丨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浏览量:0
收藏

红色中华通讯社,是新华通讯社的前身。

 

1993年,国家新华通讯社为缅怀老一辈新华人的丰功伟绩,向新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来瑞金寻“根”,并决定将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建成新华社系统干部职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新华社多次对该旧址进行维修,并举办了原状陈列和辅助陈列。2016年,新华社建社85周年之际,对旧址布展内容再一次进行了调整,时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新华社社长蔡名照陪同下参观了旧址的展览。

 

叶坪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位于瑞金叶坪老村,原为谢氏私宅,屋内布局为两厅一井,上下二层,底层为三间横屋一洞水(即过道),洞水有天井和楼梯,左边第一间为工作人员住房;第二间大门左上方挂有:“红色中华报编委会”白底红字的牌子。

 

1931年11月7日-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也于11月7日随之成立,并第一时间通过电波发布了这一消息。

 

红中社兼有新闻通讯社和报社两重作用,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创刊,它和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红中社负责人(主笔)由王观澜、周以栗、李一氓、杨尚昆、沙可夫、任质斌、瞿秋白等先后担任,内设编辑部、材料部、发行科,以及后来增设的《红色中华》编审委员会。 

 

红中社日常工作主要有四项:一是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的国内外新闻;二是通过无线电台向外播发授权发布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文件、根据地建设新闻和红军战斗捷报等新闻,也播发一些国统区消息和国际新闻;三是编辑《无线电材料》(1932年夏更名为《无线电日讯》,是《参考消息》的前身),即挑选、编辑通过无线电台抄收到的材料供领导参阅,为中央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四是编辑《红色中华》报,将发生在广大中央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民生大事编成报纸,向全苏区发行。

 

《红色中华》创刊号刊登《发刊词》

 

《红色中华》的发刊词开宗明义地写道:“它的任务是要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达到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造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以达到全国的胜利。”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该报创建了社论、要闻、专电、小时评、红色区域建设、中央苏区消息、党的生活、赤色战士通讯、工农通讯、红色小辞典、工农民主法庭、突击队等十多个栏目,并创办了《红角》《赤焰》等文艺副刊。

 

毛泽东、周恩来、项英、张闻天等领导人经常为《红色中华》报撰写社论或文章。即便当年资源紧张,《红色中华》报都能以铅印的方式按时出版。经多方努力,《红色中华》报的发行量由最初的3000份增加到1934年的四五万份(当时《大公报》发行量约为3.5万份)。《红色中华》报发行量的迅速增长和覆盖面越来越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红中社的影响力。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红中社通过无线电台同各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的部分中心城市保持着密切联系,播发的新闻源源不断地登载在各根据地报刊和一些白区的地下报刊上。一些重要文件和消息,经过红中社无线电台播发后,冲破了国民党的封锁,传播到国统区,扩大了党和苏维埃的影响力,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出版的《红色中华》报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武器,积极传播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和政策,宣传工农红军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和取得的伟大胜利,报道苏区人民为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交流苏维埃工作和政权建设的经验,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阴谋。

 

1935年1月刊发的第264期《红色中华》报

 

1933年4月,红中社随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迁到沙洲坝。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色中华》报也暂停出版,直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1月《红色中华》报复刊,第一期为241期。

 

可是,在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报一共有264期,为什么复刊却从241期开始呢?这中间重叠的24期报纸是怎么来的?当年红军长征后,时任红中社社长的瞿秋白留在苏区继续斗争。为了迷惑敌人,《红色中华》报的出版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一直到1935年1月,出版到第264期才被迫停刊。这24期报纸,为红军主力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但抵达陕北的“自己人”并未了解到这一情况,所以复刊仍是从第241期开始计算。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到延安,红中社改名新华社,《红色中华》报改名《新中华报》,1月25日起,在延安用新华社名义向全国发布新闻。

(来源: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